近期關于國產大豆拍賣的消息不絕于耳,致使豆一期價波動率明顯放大,但隨著拍賣靴子落地,實際影響遠不及此前市場預期,豆一期價逆風翻盤,不跌反漲,本周漲幅擴大至8%,領漲商品市場。
2020年以來,國產大豆價格一改2013年以來弱勢下行的趨勢,迎來強勢上漲,并于3月末創出階段性新高,距離2012年8月份創下的5040元/噸的8年高位僅一步之遙。
市場對國儲拍賣寄予厚望
目前,黑龍江大豆主產區貿易商手中的大豆庫存在十幾萬噸到幾十萬噸不等,距離新季大豆上市還有4個月左右的時間,即使三季度步入消費淡季,4個月的大豆用量也在百萬噸左右,是當前貿易商庫存無法滿足的。因此,市場對于今年國儲大豆的拍賣寄予厚望。但目前國儲大豆庫存還有200多萬噸的儲備規模,即便全部拍賣,也僅能滿足市場階段性的需求。
拍賣豆質量市場認可度高
6月9日中儲糧網站消息顯示,自6月12日開始,中儲糧組織國產大豆競價銷售,生產年份為2017年,首拍數量為6.0486萬噸,標的儲存分布在哈爾濱、佳木斯、齊齊哈爾、黑河等黑龍江主要大豆產區。雖然往年大豆拍賣工作均在新季大豆上市前展開,但今年國產大豆開拍時間仍為近5年***早的一次。
今年首輪拍賣的大豆數量僅為市場預期的18.8萬噸的1/3,更遠遠落后于2016年以來歷年首拍的數量30萬噸,這也反映出國產大豆可供調節的庫存數量已經大幅下降。目前,國產豆市場整體供需緊張,而且拍賣的2017年產大豆品質較好、市場認可度較高。
供需緊張局面短期難改善
由于本次競價交易的國產大豆價格類型為賣方散糧汽車板價,交貨地點為賣方庫內交貨,出庫期為30天,因此,成交糧源流通到銷區市場也需時日,何況從產銷區的運距和出庫期來看,都很難在短期內緩解銷區大豆市場供需緊張的現狀。市場供需緊張的局面短期難以改善,首拍成交價或成為國產大豆價格的風向標,構筑大豆價格的底部支撐。
黑龍江新豆種植或增二成
2020年湖北省大豆種植面積增加10%左右;內蒙古增加15%左右;吉林省略有增加;四川省今年首次對大豆種植予以補貼,預期大豆種植面積將達650萬畝;黑龍江省明確大豆種植者補貼高于玉米種植者補貼200元以上,2020年該省新季大豆種植面積增幅可能高達20%左右,將在7500萬畝左右,同比增長14.4%,按畝產245斤計算,大豆總產可達900萬噸左右。
豆一期價或延續近強遠弱
豆一期價有望保持多頭運行趨勢,只是近遠月合約之間的強弱關系或將分化得更加明顯。國產大豆拍賣成交價格將為近月豆一期價提供方向指引。
進口豆供應節奏的變化,也將給臨池國產大豆價格帶來聯動性影響,豆一期價近強遠弱的格局將得到延續和鞏固。